矿用密封胶、注胶泵

主要用于煤矿钻孔的快速密封。该产品属于双组分聚氨酯类材料,由双组分按一定比例混配后发生化学反应而固化成硬质材料,不受被密封体积和制品厚薄的影响,可以浇注好密封胶后立即封盖,不影响产品固化。该产品发泡率高、强度高,具有优异的防潮、抗腐蚀、耐老化、耐低温和密封性能。该产品与钢铁等金属管、矿石、硬质煤层等材料有较强的粘合力。与其他方法相比,具有用料少、封也速度快(10分钟)、省力等优点,同时,由于该泡沫体具有一定的的韧性和弹性,受压变形而不破裂,在动压区域或长时间抽放时,更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不仅适用于煤层预抽和边采边抽瓦斯,同时也可用于抽放临近层瓦斯。

矿用注浆泵

注胶泵注浆泵(矿用密封胶专用)

煤矿加固胶煤矿加固胶煤矿加固胶煤矿加固胶

注胶泵

矿用注浆泵、矿用封孔材料

矿用密封胶注胶泵矿用密封胶注胶泵矿用密封胶注胶泵矿用密封胶注胶泵矿用密封胶注胶泵

封孔材料

电器绝缘防潮密封胶、封孔胶

电器绝缘防潮密封胶电器绝缘防潮密封胶电器绝缘防潮密封胶电器绝缘防潮密封胶

密封胶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知识

煤矿安全设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阅读次数: 加入时间:2013-06-06

    由于煤炭资源特殊的生产环境. 经常会发生瓦斯爆炸、火灾等重大灾害,严重制约着煤矿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事故,损失惨重。井下事故发生之后,对遇困矿工的保护和营救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因此煤矿安全设备显得尤为重要。推荐阅读:煤矿安全和况秀猛的意外收获

    一、煤矿安全设备的分类

    煤矿的安全问题一直受到关注,但对安全设备的技术开发却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受到重视。目前。煤矿安全设备主要包括监测设备和救生设备。前者有:瓦斯监测、顶板监测等;后者有:救生舱、避难硐室等。

    1、监测设备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是从煤矿生产系统的遥控、遥测技术中发展起来的 在应急救援系统中.安全监测是重要环节,它利用灾害自动预测预报系统对工作面进行监控,主要进行监测的有:井下煤层厚度及其变化,顶底板岩层组合及其空间分布、构造(断层、褶曲)矿井水文地质及瓦斯地质,煤层中的地质异常体(岩浆岩侵入体、岩溶陷落柱和煤层冲刷),煤层夹矸、地应力、地温、工作面顶板状态、瓦斯爆炸、地热害以及由它们诱发的地震、突水、煤与瓦斯突出等。

    继20世纪50年代采煤机械化的出现,引起了煤炭工业第一次技术革命,从60年代初期,国外就已经开始对环境参数的监测进行了研究。早期的监测系统一般是为井下某一生产环节或某一监测目的而设计的,系统的容量不大。70年代由于小型和大型计算机的出现,加上新的数据传输和处理技术在煤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使德国、美国、英国的监测系统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各国的监测系统已逐渐从单独的生产监测与安全监控转变为一个综合系统,英国、美国、日本、德国都在不同范围和程度上有所发展和应用 当前各国矿井安全监测系统都处在发展阶段中,生产参数的监测量较大.而在环境安全监测方面,除德国比较齐全外,其它国家目前装备数量为数尚少。这些国家的矿井监测系统虽不多,其技术水平也不同。但近十几年来井下环境监测系统在预防恶性爆炸事故中. 发挥了重要作用。

    2、救生设备

    井下救生设备是在避灾路线上设置的避难空间,供遇险人员在逃生路径被阻和逃生不能的情况下避险待救 世界主要采煤国家开发应用的救生设备主要有避难硐室和可移动式救生舱两种类型。避难硐室是在矿井避灾路线的井巷两侧地层中直接挖掘洞穴或利用
两条巷道间的联络巷.配备必要的避险设施而成。可移动式救生舱是指可以通过牵引、吊装等方式实现移动的救生装置。

    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已经利用集成机械设计、电子控制、通风设备、粉尘控制和抑制技术来制造矿井救生设备,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抵御爆炸冲击,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为矿工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信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具备气密性、隔热性、供氧、有害气体去除、气体监测、通信指示、生存保障等功能,防护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倾向于救生舱不使用电源,以免产生电气不安全因素,而南非采用铅酸蓄电池。

    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纷纷制定煤矿救生设备的相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这些安全法规和技术标准对推广、使用矿用救生舱有着硬性的规定。在相关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欧美各国十分重视矿山应急救援工作及相关研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一些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企业参与其中,如澳大利亚的MineARC系统公司、Shairzal安全工程公司、Cowan制造有限责任公司、美国杰克·肯尼迪金属制品公司、现代矿业安全支持有限公司等[1]。

    在美国, 避难硐室和救生舱被公认为是一项成熟有效的技术,并有多次成功营救的经验作为证明。

    二、 国内煤矿安全设备的研究现况

    我国煤矿的监测监控技术应用较晚,主要通过技术引进的方式发展起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先后从国外引入数十套综合型监控系统,如美国的SCADA系统、英国的MINOS系统、德国的TF-200系统、法国的CTT63/40系统、加拿大的森透里昂系统[2]。

    在引进的同时,通过消化、吸收并结合我国煤矿的实际情况,先后研制KJZ、KJ4、KJ19、KJ38,KJ66、KJ75、KJSO、KJ92等监控系统。然而,我国煤炭安全监测设备一直未受足够重视从系统集成来看,有关安全监测设备的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从产业角度看,目前煤矿行业安全生产软硬件研发和服务保障系统相对滞后,研发力量薄弱.适合煤矿行业特点和需求的软硬件与电子专用设备、仪器目前仍比较缺乏,还难以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需求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中国煤矿井下救生设置基本利用避难硐室,中国大型煤矿的救生设备。特别是国际上推崇的移动式救生舱在现阶段配备率低。

    目前,我国在矿用救生舱、避难所等方面的研究已经开展,尚未形成规模。与国外相比,国内对矿用移动式救生舱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救生舱的研究具备了高起点的特点,在充分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将潜艇、船舶、高楼逃生等领域的一些高新技术用于救生舱研发,提高了技术含量。同时具备航空、潜艇等研发背景的机构进入救生舱研发领域,有力地推进了研发进程。从已研制出的产品看,我国产品的功能要求和环境适应性要求高于国外产品,但从总体上看,我国救生舱的研发尚处于探索初期,技术引进或相关领域技术的采用尚处于组装、仿造、借用阶段。研制出的救生舱基本未经实践检验. 需通过使用后再不断优化调整,也尚需通过试点试用和总结.建立产品标准和设计、安装、使用、维护、管理规范。以推动井下紧急避险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十几家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矿用救生舱的研制工作.相关企业还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公司开展了有效的国际合作,具体有:

    1、北京科技大学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对救生舱的研究进展较快,2008年7月,在山西潞安集团模拟巷道内完成了4人、96小时的安全验证试验。

    2、陕西重生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科技大学、山西潞安集团联合研制的移动式救生舱获得了国内首个煤矿救生舱安标许可认证。

    3、黑龙江龙煤机械装备制造公司的救生舱也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4、林州重机(上市公司)在2011年1月21日公告,称对其鄂尔多斯全资子公司进行增资,并在经营范围中增加煤矿用救生舱的销售[3]。

    随着我国对矿用救生舱、避难所的研究逐步开展,国家也开始从政策层面上重视煤矿安全设备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将救生舱技术研究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并取得开创性成果。2009年12月,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布了《煤矿井下避难所试点建设基本要求》,提出了可移动式救生舱的基本功能要求。2010年7月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煤矿和非煤矿山要在3年内完成包括紧急避险系统在内的“六大系统”随后,国家安监总局也下发通知,要求“必须在距离工作面500米范围内建设避难硐室或设置救生舱”。

编辑:矿用注浆泵 来自:上海市机电科技情报研究所
更多

相关产品